I'm so sick of censorship
若發現章節被屏還請告知
I see all the sameness across my ships.
感謝閱讀,歡迎留言:-)

[流浪地球][影评]我他妈永远热泪盈眶



尽管为了避免日后打脸,我应该猥琐发育、克制开大,但没办法我忍不住我还是要说:我比朋友圈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要热爱、同时也看得多,科幻题材。《流浪地球》我给九分,承认这里面有部分是情感分,但不是给原著、导演、或是任何一个演员的情感分,而是给中国科幻元年、给国产太空片的情感分。我原先也非常讨厌“科幻元年”这个头衔,但中国影业发展的轨道就是这样的,在这个领域我们无论如何都会有一个元年,不是2019年就是2020,最好的时间永远是现在,永远不嫌迟也永远不算早;由谁开启,不是这部就是另一部,时也命也,龙标001号,确实需要机遇和人脉——在这里,我指刘慈欣和吴京——但见鬼谁不希望这种摆明着要写进教课书的片子是部神作啊?!《流浪地球》点映的口碑蛮好,但郭帆自己也说了,业内人士因为清楚有多困难,所以难免会有同情分。这两天我的朋友们也赞不绝口,但我其实并不太看重好友圈的评价,永远持一份怀疑,甚至一份刻薄。我必须眼见为实,我需要用我自己的心感受。然后我感受到:从intro开始热泪盈眶,合情合理的剧情点,我想要在一部普世人本的太空题材里看到的东西我都看到了、我想在一部中国科幻片寻找的东西也都找到了,瑕远远不掩瑜,片子完完整整,可以拿来见(外国)人而不露怯。《流浪地球》本身足当重任,戏外的问题是,下一部是什么?(大概是豆公的《上海堡垒》?但那选角你说玄不玄?)国产硬科幻,我们有剧本也有技术,我们有梦想也有希望。

 

在这篇影评,我要拉两个文本比较,一是四年前诺兰的《星际穿越》,二是凉蝉的小说《流浪行星》,这两个文本简直是不拉都说不过去(拍大腿)!《星际穿越》大家都看过,和《流浪地球》之间的相似之处溢于言表:父亲去太空执行任务、孩子留在地球并对父亲的离去心生怨愤,同样是地球快要完了于是寻找新家园、Lazarus和Helios;甚至一部是欧美太空片复兴之作,一部是国产太空片的打头阵。要说的是,这种大程度的相似完全没有造成任何关于抄袭的误解,我们看到各自截然不同的故事线条和设定,却又感到许多相通的地方。

我对新作一向态度审慎,是以可以心服口服地称赞《2001太空漫游》称赞《银翼杀手》,对近年所有的大片却是:或许它没那么好,或许它太浅薄。去年看重映的《阿飞正传》,想果然优秀难怪经典,但对新出的任何文艺片都是:拿奖了吗?拿奖也不能说明什么。说白了怂怕打脸。不过这两年认识的人,也不乏有几个我佩服的说他们最爱的科幻片是《星际穿越》的。诺兰那个大张旗鼓的爱理论,虽然我为之辩护了,我说:“‘爱’这个字眼出来后,在某些人眼中一下子把逼格拉低了好几个档次。自己还没去看过便可以评头论足,说到底不过是一部耗资巨大的心灵鸡汤?有很多人、甚至主流媒体都因此给了贬义的评价。但‘爱’这个主题,从来不是拖后腿的东西。看的时候我就在想,人类就应该表达属于人类自己的主题,比起虚无缥缈的神祗,人类就是应该造出无与伦比的东西来礼赞爱——历史上,人们为了崇拜这些无法解释的东西究竟花费了多少心力啊——这一切都为爱而存在,是只有爱才配得上的伟大。”但我其实还是暗自emmmmmm,想伙计咱们是不是有点太唯心了?

吴京同志常被诟病的几个标签,主角光环、个人英雄主义、民族沙文主义等等,我认为本质上是一种小爱大爱之间的纠葛。是不是只顾自己?一般来说主角肯定不是这种人,那么救亲人、救国人?救所在之处遇到的外国人,是不是即使自己死了也要救人?一切都是为救尽可能多的人?涉及到计算了,咱们的问题电车开不开?但太空片有什么好,太空片你就要有一个太空思维!你要站在宇宙的角度去看!(敲黑板)太空角度是什么,江湖规矩,我们默认牺牲小我拯救大我,for a higher plan,地球都快完了,大家都要死了,灾难面前平民都是兵,人人为人人。《星际穿越》中,这类纷争有两处:一是女主角Brand主张去往男友Edmund所在的星球,而当时的情况似乎是去马特达蒙(。)Doctor Mann所在的星球更为合适。她的理由显得多么无力,甚至让人想开嘲讽,呵,你前头显得多么professional,到底不过是个sentimental的女人。而第二处就是在Cooper去到马特达蒙的星球上时,发现这个垃圾博士居然发送的虚假信号,为了骗他们登陆好使自己一个人活下去。Mann选择牺牲的何止是一艘Endurance号?还有在地球上经历沙尘暴的所有人类。我们总是喜欢在末日片里探讨人性:

一切都是那么古老,不可救药,而又空虚。 

荒废的时光,未被征服的顶峰,以及突然出现的卑劣。

眼泪,眼泪。 

但是,我们后来才哭,

在光天化日之下,决不恰在那个时刻。

——米沃什《拆散的笔记簿》

 

对应的,《流浪地球》中,大爱小爱的纷争也是两处,一是刘启指责王磊不救他爷爷,二是刘培强指责人工智能MOSS叛逃。第一处想必大家都很想翻白眼,都很想冲进屏幕狂晃刘户口的肩膀,大吼少年有没有点政治觉悟?你爷爷老弱病残的,你也没开上帝视角看到刚子为他牺牲了!Think bigger! 宇宙思维understand?还有死小子你到底懂不懂你爹爱你?你的叛逆真他妈气人!但另一方面,看得也很安定,正如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几个渣男,战争片里难免出现几个自私鬼,少年人任性的特权,这个桥段怎么能不说意料之中?甚至军人也会意气用事,开枪毁坏火石,可这件事过后,她依然是一名合格的军人。何况从剧情角度,故事也需要看见主角的成长。相比来说,第二处刘培强和MOSS的交锋就比较有意思了,大爱小爱的拉锯也贯穿了之后的太空线全线。我爱看科幻片里的AI,智能的智障的,无论是经典笨重的机器人,还是完美面孔的仿真人,有形体也好无形体也好,人类的朋友也罢敌人也罢,AI超有意思的。这部片里的MOSS,外形总体来说比较古早,没有实体主机却也没有仿生形象,自始至终通过摄像头和广播出现,但他的性格却并不扁平死板。否则当听到刘培强说“你这是叛逃”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怎么会是饶有趣味?一个人类为何要用这么主观、情绪化的词去形容一个AI?明明在这之前MOSS仿佛只是个平淡无奇的超级计算机,有求必应,贴心十足。而刘培强难道不清楚MOSS行为背后的逻辑?他有没有分清MOSS为了保存自己的撤退和为了保存包括他在内的空间站的撤退?MOSS唤醒了另外两名军官,命令他们处决刘培强,这两名军官,一个选择当做没看见睡回休眠仓,另一个俄罗斯老铁则选择违背法规帮助刘培强。他们打算去往总控室夺回人工操控权,半途中发现不止是他们,还有其他宇航员也和他们有着同样的目标。老马牺牲了,他几乎和《地心引力》里的克鲁尼一样,用自己的死推动了同伴在漫漫太空中的漂浮的身躯。刘培强再次情绪化地吼,说MOSS你杀人了!他难道不清楚机器人就是为了目的什么都能做吗?甚至之前MOSS唤醒别人来处置他的时候他都没有惊讶。终于到达总控室后,他才明白,空间站撤离是来自联合政府的指示。那些联合政府官员,我有理由相信,他们全在地球上呢,他们并不是在太空中苟且偷生的人,相反他们全留在地球上,然后一致签署了空间站的撤离指令。我能相信这个故事吗?我能,我们族群的力量,或者说是那自私的基因,时时会超越我们单独的个体。刘启想出点燃木星的新计划并由韩朵朵告诉刘培强,MOSS马上指出七小时前已有以色列科学家团队提出,但成功率为零,可即便如此,这个AI也无需任何指令自动将方案上传给了地球联合政府。直到最后刘培强用伏特加暴打MOSS,解离休眠仓,撞击自爆——不要忘了,这一行为依然得到了联合政府的同意。你可能会说这怎么能行?联合政府脑子瓦特了?如果这下失败了,岂不是两边都死翘翘了?辩护的人可以说,休眠仓分离后也可以活的,刘培强没有慷他人之慨,如果地球活下来了,再造几个空间站都不是问题——面对三十五亿人的生命,谁能对这个方案无动于衷?“流浪地球”上有三十五亿!你要有希望,联合政府发言人来自法国,他说“Nous avons décidé de choisir l'espoir”,我们接受并尊重所有结果。这段话就应该让法国人或是意大利人来讲!插播一首《Allez viens (c'est bientôt la fin)》:

Un seul regard vers l'horizon

看到那地平线

Ira plus loin que leur raison

就知道时代总有进步的理由

Prends le pouvoir dès maintenant

现在就开始吧

Voilà si longtemps que tu l'attends

已然等候多时 不妨再等待一下

 

我也很喜欢MOSS的最后一句话: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

 

我这种水龙头女孩儿,眼泪不要太不值钱。2019才将将过去一月,我就在《四个春天》的温情脉脉里哭;《白蛇》结尾的泰坦尼克号哭;《罗马》一家人的肝肠寸断里哭;《第一眼战线》里一段平民战争里哭。我也感到“热泪盈眶”这词被用泛滥了,不是所有的哭都叫热泪盈眶,至少让我想,最先进入脑海的还是某种爱国主义式痛哭。当然,科幻片的热泪盈眶更有说服力——试想一下,一个人说“我爱苹果”,你会说“所以呢?”一个人说“我爱中国”,你会说“您有事吗?”一个人说“我爱人类”,你会说“Eh that sounds weird.”一个人说“我爱宇宙”,我会说,天哪噜我也爱。这是个体面对浩瀚之物如宇宙维度的时间和距离时感到的敬畏,即使我们如此渺小,却依然可以有爱它的权利。毋宁说我们必须爱它,因为它包含了我们。阿西莫夫的《神们自己》《最后的问题》让人颤抖,布拉德伯雷的《冰霜与烈火》:“生产快得象刀切一样。童年一闪眼就过去了。青春象个闪电,成年是个短梦,壮年是个幻觉,老年却是个奇快无比的现实,死亡是个迅速来临的必然。”《银翼杀手》里的仿真人说:“我所见过的事物,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我目睹了战船在猎户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烧,我看着C射线在唐怀瑟之门附近的黑暗中闪烁。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 《星际迷航》这片有多优秀,实在说不上,但它传递了好多珍贵的思想。Space, the final frontier. 《火星救援》里亦表达:我的事业伟大而壮丽,即使我为之而死,它依然是伟大而壮丽的。

在各式各样的太空片里,我对奥德赛情有独钟,奥德赛以人名成为形容词,他是流浪的意思。这里就引出了凉蝉的《流浪行星》,和《流浪地球》仿佛镜面似的一部文本(除了本片特别牛逼,破天荒带着地球一起跑)。《流浪地球》是人类迫于危机开始迁徙,离开太阳系的旅程;《流浪行星》则是已经移民到新家园“马赛”、并与旧地球断了联系的新人类试图重返地球。他们穿越星海,二十六次跃迁,遇到迷失的星舰,找到当年撤退路途中牺牲的尸骨,发现时空扭曲之外仍有人一直等待,终于回到太阳系,万幸,地球还存在着。他们发出古老的文字信号,地面的人大惊失色,争执是否要攻击这艘来路不明的飞船,却发现这是五百年前离家远行的先锋舰,于是凤凰号得到同样古老的信息回复,“欢迎回家。”这篇小说总体文风轻松,只是在每卷卷首刻意用学术的口吻写一段“凤凰航路”的史书摘录,其实还挺出戏的。但我们宽容以待,就像电影里那种字正腔圆却毫无感情的播音腔,“本计划将持续一百代人,尽管我们不知道4.2光年外的新太阳会带来怎么样的家园,但从今天开始,人类的勇气与坚毅将永刻于星空之下。这一绝望与希望并存,持续两千五百年的漫长宇宙之旅史称‘流浪地球’计划。”若非是科幻片,谁有勇气一口气书写2500年?谁能保证人类会一直团结,哪怕是区区一百年?但正因为这是科幻片,所以我们选择相信。

 

你不信吴京难道我信了?我一个知乎黑料爱好者甚至将刘慈欣暗比墨香铜臭(。)但我就是能说《流浪地球》是一部很合格的科幻片,它有着好莱坞怎么整都整不出来的中国味,也有难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在有些人看来似乎只是面子工程的一种,在我看来却即使是尝试也十分可嘉。近年来为了赚钱,好莱坞也经常搞点中国元素,但没用,上海五光十色的高楼大厦拍得再靓丽不如韩子昂望着冰封的东方之珠说:“朵朵别害怕,这里是爷爷的家。”符号fancy唬人没用,不说你是stereotype就好了。中国式老师教育、中国式学生回答、中国式混混痞子、中国式“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中国式舞狮和中国式我想死你们了。尽管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本土化也带来了尴尬癌容易发作的副作用,但我希望大家能自己克服一下。比如很多人说的台词尴尬,其实不全是台词的锅,有三分之一的锅要给真情实感,毛姆说过真情实感必然滑稽;有三分之一要给中文,也不多说,不如你看看字幕下面的英文翻译会不会好受一些?当然,剩下的三分之一锅没得甩,编剧和演员得背着,谁叫你写得演得让人出戏呢?沉浸在戏中的人是不会有闲心来指手画脚的。另外,电影里的汉字用的都是黑体,给人感觉low low的,因为字体确实会影响表达的感情,何况洛希极限听起来就没Roche limit屌嘛!是时候直视外语给你建造的舒适区壁垒了!今天你走出舒适区了嘛?

多元化在中国还远没到政治正确的程度,它目前为止还只是一小撮人的理想主义。瓦肯哲学中的IDIC(InfiniteDiversity in Infinite Combinations),意思是无限组合派生无限可能,在一部末日灾难片里还不肯多搞几个国籍那可真说不过去了!所以也不用多吹,反而应该把从今往后的片子都与《流浪地球》对标,世界各国手拉手,谁先沙文谁是狗。吹是不吹了,但我永远热泪盈眶。四国语言说再见太阳系我哭,刘培强任期结束各国宇航员鼓掌我哭,饱和式救援赶往赤道的士兵们放弃了我哭,他们调转头来支援我哭。我他妈永远热泪盈眶。

美术设计已经很不错了,一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赛博朋克地下城,梵高笔下的土星,冰雪、尘暴,冲天光束与星舰模型。在这方面,没有哪个人敢说自己登峰造极,每年都有新的动画技术、美学概念诞生,谁能想到毕赣自己能拍得跟银翼杀手似的?郭帆一个导演也不是全才,说到底,都可以但要先给钱。音乐也是这个道理,和国际标杆差不离了,甚至听得很“既听感”。


评论(8)
热度(147)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IdoRingo | Powered by LOFTER